情绪于命运,可以理解为感冒于身体。
情绪本身不是问题,它只是提醒你,你的命运可能感冒了。

不耐烦是一种命运的提示

近期,不耐烦成了我的标配:

  • 同事们食堂排队拿菜左挑右挑,降低了同事排队吃饭的效率,烦躁:事先不考虑?为了菜多一点少一点换来换去?
  • 同事们排队倒剩菜,盘子一个接一个倒,也烦躁:就不能事先把剩菜倒到一个盘子?岂不是快了很多?
  • 开会看到同事或下属操作office速度慢,也烦躁:怎么连基本的office操作都这么慢?手速呢?
  • 遇到同事没法描述清楚一件事,也烦躁:你把问题搞清楚,再来跟我说。
  • 看到下属汇报的时候各种表格切换来切换去,也烦躁:同一个项目的表,就不能先放到一起?

毫无疑问,有问题。可能是:

  • 我在拿我的标准去衡量他人。
  • 或者说是拿完美的标准去衡量他人。
  • 又或者是忽略了人性及个体的差异性。
  • 又或者是我内心有所焦虑,这种焦虑难以察觉。

但无论是哪个原因,至少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前,我的情绪容易被环境牵动,缺少稳定性。为什么缺少了稳定性,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目前我心里没有答案。我尝试用逆向思维反推:情绪稳定是因为什么?

情绪稳定,只有一个前提,并且是唯一的前提: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焦虑是因为未来的不可知,悲伤是因为失去,愤怒是因为尊严受到伤害,这些都因为事情跳出了当事人的掌控。

由此可以推断,可能是有些事,我心里隐隐约约觉得脱离了自己掌控的节奏。这种情绪不是坏事情,它更像一个信号,在提醒我,必须对自己,包括状况,进行一个梳理和评估,直到把问题找出来,处理掉。

强势,但不可锋芒毕露

2023年及以前,我是个老好人,乐于助人,说话客气,加上本身亲和力很强,大家都乐于求助于我。2024年一方面是低落,另一方面是忍隐。但2025年,我变得很强势,彷佛在跟过去告别,判若两人。

请问大家:职场老好人是一个优点?还是一个缺点?很明显,在职场绝对是一个缺点,可惜我知道得太晚,在这里要特别严肃告诉大家:不要做一个老好人,否则你在职场绝对没有出头之日。因为:

  • 对于同事来说,好人脾气好,可以肆意妄为而不生气,缺少敬畏之心。
  • 对于领导来说,好人没有原则和追求,缺少野心和领导力,hold不住团队,作为一个专家或者粘合剂还可以,但作为一把手,少了点意思。

我的强势在于:对下属要求提高,交流不再以说教为主,而是提问为主。跨部门协作时,对方如果协作思路不清晰,我毫不客气请他们想明白再说,不要让我的团队瞎折腾。对于不属于我们部门的事,毫不犹豫拒绝。对于一些看似有道理的诉求,也会有理有据驳回。

一开始我并没有觉得什么,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说话的语气,太不客气了,带有极为强烈的情绪,让对方起来很难受。但对方要不就是职务比我低,要不就是说不过我,不跟我明说罢了。

强势并不是坏事,但带有如此强烈批判情绪的强势,并不是好事。这种深藏内心的批判情绪,会让人逐渐变得尖锐、富有攻击性,给他人带来不适,也会导致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容易波动。如果自己是修行者,这就属于情绪频道的错位,是一种能量的损耗。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斩之,对自己来说隐性危险程度太高。

中国人的生命哲学是:内圣外王,外圆内刚。

两者的殊途同归

不耐烦与强势的同时出现,折射出自我人生价值体系在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它是生涩的、生硬的,也是必然的。

它们都在提醒我:在价值观的破和立过程中,必须进一步稳固自我管理的内核,接纳世界这个草台班子的差异性,磨砺自己处理工作和事情的方式。内心逐渐变得安稳如泰山、内敛如重剑无锋。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前辈跟我说过:你不要把人当做人来看,当做数字来看。用玩家的心态来说就是:在职场中,这些都是资源,你跟资源计较什么?这句话或许有点残酷,有些人甚至认为过于极端。但是,作为管理者可以跟人共情,但不要想着跟所有人共情。对组织绩效负责,这才是管理者的根本任务。

取消回复

评论列表 (1条):

加载更多评论 Loading...

延伸阅读:

暂无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