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那事儿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十多年了,计划最近把一些经验心得整理一下。就从招聘开始吧。

招聘分两种:招聘实操和招聘管理。招聘实操指的是亲自操刀招人,而管理则是招聘运营。可以理解为实操是一线,运营是后方。

招聘

招聘被称之为有手就能做的业务,搜简历、约人面试、谈薪、报批、入职。这活入门容易精通难,为什么?说一下比较难以精通的部分:
1、你在哪里能快速找到合适的人很讲究技巧的,例如对行业、友商是否熟悉,是否有自己的map?
2、你什么时候打电话约到人?这就很讲究细节了,例如对于在职的,你可能在晚上20点后打过去比较好。用的话术也很重要。
3、面试官的安排也很讲究,什么样的候选人,安排的面试官不同、甚至面试的顺序都不同。
4、如何快速约到面试官?这就是协同问题了,大家都很忙,为什么你就能约到?
5、谈薪就更不用说了,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的群体,都必须有清晰的谈薪策略和步骤。
6、报批也是讲究技巧,你应该突出什么?应该说明什么?应该不说什么?得想清楚。

运营

运营工作就更复杂一些了,它并不是管管渠道那么简单,自上而下要有一套完整的逻辑。

首先你必须知道公司的薪酬定位与人才定位。这就是一个锚点,清楚告诉招聘人员,我们在市面上买哪些层次的人 。

其次是要制定人才画像,用来拉通所有人对公司人才标准的认知。包括:招聘人员、面试官、部门审批者、公司审判者,免得大家两张皮,认知不同,扯来扯去。

再次我们要知道公司今年的业务方向和发展战略。这会觉得我们要提前储备哪些人,重点招哪些人。而发展战略则会决定我们能否招人,如果是扩张年,就往死里招,如果是降本增效年,那就谨慎点招。

第四就是过程管理了,如果是集团化企业,就必须上招聘系统,一来积累统计数据,了解招聘过程,二来避免相互争夺资源,三类也能分析各个漏斗环节出现的问题。

第五就是团队管理,招聘团队必然是嗷嗷叫的那批人,才能出业绩,温柔如小绵羊的,通常都很难,所以团队的文化、能力建设必须搞起来。

第六就是激励方式,招的越多,奖励越多。特别是对于创业型企业,很有必要出一些激励政策。例如小猎头激励方案。

第七就是要经营好渠道资源了,还包括友商的人脉资源,所以渠道建设、人才地图构建、薪酬信息收集等等就要做起来。有政策的还可以搞下内推,内推的成本并不低的,但胜在知根知底,过来稳定。

第八嘛,面试官团队必须要管理起来,并且赋能,让面试官学会如何提问、如何评价一个人、如何给结果。

第九就是招聘效果评估了,数据分析方面主要包括:招聘目标完成情况、招聘漏斗模型分析、渠道分析、人均成本分析、招聘周期分析、个人完成情况分析等等,最终根据PDCA形成改善方案。

如果招聘管理做到了以上九点,基本就差不多了。

联动

人才画像是很重要的工具,它基于企业所在行业特质和战略发展需要,拉通了招聘的选拔标准、也会影响培养活动质量的高低、影响人才的使用和保留。所以制作人才画像的时候,必然要考虑人才对企业的方方面面影响,以及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诉求。

招聘对人力成本的管控来说,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因为一个人进来之后产生的成本是硬成本。有两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1、置换:把不称职的高成本人员开掉,招低成本的进来。
2、招聘毕业生:毕业生毫无疑问是最优质的的人才资源,没有之一。价格低,可塑性强,文化认同高。

招聘工作很重要,决定人才质量的底线,影响培养速度,影响人才保留率,影响组织效能。我虽然为了更好的表述人为地分开两部分阐述,但实操的时候,两部分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