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的六重境界

笔记作为知识的载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笔记伴随着人的需要、不同的成长阶段,发生变化。 如果要了解笔记的变化,就必须了解笔记的构成:框架是笔记的骨骼,决定了笔记结构,而决定框架的则是搭建笔记的思路,决定思路的是人的认知。这里以职场笔记为例,进行说明。 初入职场,工作内容较为单一,对职场知识的认知极少,几乎没有框架可言。都是想到哪里,记到哪里。有些以时间作为流水线,有些则以事情作为记录单元,记录下来。 随着能力的发展,逐渐开始承担项目,便以项目作为单位,记录整个笔记的进程、问题、想法。随着项目的增加,笔记内容越来越丰富。但如果仅仅是事情的增加,还不足以让笔记发生较大变化,最关键的是认知上的改变:开始追求业务的系统性。 系统性认知的出现带动了笔记框架逐渐系统化,开始尝试搭建某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例如招聘:开始考虑人才画像、招聘渠道、人才评估技术、招聘效果评估、面试官培养、招聘协同等。 当你工作5-

如何选择笔记软件

源起 作为OneNote重度用户,用了15年,工作、生活、知识库,都基于OneNote。之前我的笔记都是单篇,OneNote一直能满足我的要求:便利性、操作性、安全性: 多端同步,Windows、手机、Mac都能使用; 笔记容量大(我买了office365) 类office操作,容易上手,跟office协同方便,富文本编辑功能强大; 多端剪藏功能齐全,手机、电脑端都很容就剪藏到笔记; 类笔记本层级结构,对于构建知识框架很方便; OneNote用户群体大,背靠微软,从来不担心倒闭的问题。 大企业,对隐私、数据的保护相对靠谱。 一直到2024年,准备写书的时候,才发现OneNote对于写作,确实不太友好: 没有文章目录,并不利于长文写作; 标签系统不方便; 搜索功能拉胯,有些笔记,有时候搜索不出来,即使就在眼前,无法有效利用储备知识库。 结论:如果你现阶段以知识输入为主,OneNote是一个很

OneNote的最大弊端

OneNote是我见过的的综合能力最强大的笔记工具,没有之一,它: 笔记操作自由,基本毫无限制,无论是插入、编辑、拉伸、缩放等等,任你发挥; 背靠微软,二十几年一直都很坚挺; 能承载各种各样的格式:图片、文字、视频、录音、PDF等等; 丰富多样的文笔格式设置,就跟Word没什么区别; 与office全家桶的高度集成,特别是outlook,无论是工作邮件整理、邮件发送、待办事项、任务安排等; 程序本身超高稳定性,几千条笔记打开都一如既往地快。不过,以打印方式打开PDF就很卡,这个bug一直没修正; 可以创建本地笔记本,即使使用在线笔记本,本地也有缓存; 线上笔记本也很稳定,我在2009年创建的笔记,现在依然存在; 可以设置标签系统,但没那么好用,如果这点改善下,那就无敌了; 强大的导出功能,包括Word,PDF等。 多端同步:PC、手机、Mac。不过安卓端的字体太拉跨,移动端写的笔记,在PC

OneNote、Flowus、Obsidian、思源笔记、Lattics、Notion使用体验

我一直用OneNote,2009年至今15年,包括工作笔记、生活笔记、个人心得、读书笔记等,一直都是all in one 。但最近不知道为何,心总泛起想了解其他笔记软件的念头,并且一直无法阻断。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OneNote并无法满足我现在的笔记需求。 于是,这几天下载flowus、Obsidian、思源笔记、Lattics、Notion,按照我使用习惯都用了一遍。虽然不是深度使用,但基本都把我常用的功能用了一遍。结果如下: 软件名称 本地 存储 页面 目录 线上 同步 写作 体验 格式 封装 公司 规模 稳定性 OneNote √ × √ 一般 one格式 超大 高 Flowus × √ √ 最佳 在线 小 未知 Obsidian √ √ √ 较好 MD 开源 未知 思源笔记 √ √ √ 好  json 小+开源 未知 Lattics √ × √ 较好 在线 小 未知 Noti

升级我的笔记系统

2023年11月~2024年8月,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我历经不解、痛苦、迷茫、思考、探索、总结、构建,终于在2024年8月-9月完成了第四次开悟,让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物种,从更高的视角、更理性看待这个世界,很多以前觉得很难决策的事项,现在多数都迎刃而解。 晚些时候有空,再单独说说这次开悟过程。 以前,工作和学习是我人生的全部,所以人力资源领域的笔记、管理领域的笔记、个人成长方面的笔记,几乎占了整个笔记内容的90%。其中,人力资源领域还分为N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单独一个笔记本。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笔记内容的层级不会太深,坏处就是笔记本太多。 现在,工作并不是全部,人生的追求才是。并且以后我打算项目级、业务级以下的工作,基本不会再参与,都交给团队去做,自己把时间腾出来思考。因此我把工作笔记都装到一个笔记本中,再以分区组的方式来装模块的内容。最终得出的结果如下图:   很简单,人生的追求和生

笔记系统梳理

梳理逻辑: 体系必然有目的,知识体系目的跟人生目标紧密相关,最终服务于人生目标的实现。 知识是内容,工具是载体,应用是最终目的。 配套规划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存储,知识的处理,知识的输出。 知识体系的特点……………… ——当我写到这里,突然觉得自己想的有点复杂,我他喵不就是把工具整理下吗?有必要吗? 梳理背景: 趁着中秋放假两天,梳理一下个人知识体系的配套规划。 我的笔记分为三大类: 人生:包括人生的思考、规划、生活基本信息三大部分。 工作:包括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资料、关于工作的思考、工作相关资料三大部分。 学习:网络上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 与很多人都追求all in one一样,我所有笔记都在OneNote上,但最近我的想法有了改变: 随着笔记越来越多,all in one让OneNote过于臃肿; 另外,我决定把工作、生活、学习、事业分开记录,以提升各个部分的应用效率; 必须

关于记笔记的疑问

笔记通常有三种内容:自己在网上看到好的资料存下来,工作中需要备忘或者有研究价值的记下来,自己个人的灵感和想法写出来。无论哪一种,其实都有很强的场景性和个人色彩,例如我,无论是资料、工作材料、灵感,由于职业原因,都必然围绕人力资源为中心。 我们收集到材料之后,往往需要存放到电子笔记本中,这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逻辑和分类去存放这些材料? 经营管理 人力资源体系 人才引进 人才培养 人才管理 风险管控等 资料 工作材料 灵感 上表分为纵、横两个维度: 1、如果按横向分类,则资料、工作材料、灵感等显得很分散,分布在各个主题内容中。 2、如果按纵向分类,则把每个主题的内容,都按照资料、工作材料、灵感合并在一起。 究竟按照哪种分法更为合适? 我最先尝试的是第1种分法,按资料、工作材料、灵感分类,发现文件夹体积非常大,特别是“资料”这个文件夹,而且内容结构很复杂。(图没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