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生活没有最佳解决方案
- 课题
- 2024-03-18
- 3677热度
- 9评论
背景:
案例一:今天搬家,我和队友开车先搬些东西过去,理论上:应该在电梯口停车,把东西拿下来之后,再停车,然后搬上去。实际上:车开过了最理想的位置,队友中途停下来让我拿东西,我把抽湿机拿下来,队友就开去停车。
案例二:回来路上,路过双车道的单行道,我们前面的汽车打算靠右,我们以为他要停到停车位,结果他直接就停在边上,刚好占了半条车道,明明他再靠右一点,双车道就能顺利通过,但他偏偏没有这样做,我们不得不等左边的车先过,然后再走,路过的时候,看到司机正在玩手机。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例如:我们帮理不帮亲?还是先帮亲再讲道理?
困惑:
上述案例貌似是很常见的,很多事情往往都不在较为合理或者正常状态,多少会发生偏离。通常,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大家往往会讨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通过达成共识来执行。但生活中好像并没有?那么疑问来了:
1、生活中,是否大多数都没有最佳解决方案?都是在偏差中运行?
2、如果最佳解决方案的原则失效,那应该使用什么原则处理?情感优先原则?维护优先原则?爱的原则优先?
3、造成偏差的原因是什么?是事情突发性太强?还是我的观念过于完美和迂腐?
4、到底是我自己认知的问题?还是我还没有掌握处理生活的方法?
研究目的:
我觉得,这应该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其中应该隐含着生活的哲理,这个课题想清楚,能极大程度提升生活幸福感,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从目前来看,大致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偏差是否无所不在?
2、我们如何应对偏差?
3、如何运用偏差来提升生活幸福感?
研究的核心:
人与人的偏差
研究思路:
1、先分析类似场景的共同特点,得出对偏差的理解和结论;
2、再反思和审视自己的认知是否存在问题;
3、进一步思考处理类似问题的处理方式;
4、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提升生活幸福感;
5、在第4点中,最重要的不是工作,而是在生活的应用。
2024年3月18日01:44:25,待思考及研究之后,再补充。
一些思考:
1、前提:
每一个人的大脑中,对于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最基础的认知,这个认知可能受环境所限,也可能受个人经历所限,最终形成的认知会较为固定,甚至是顽固。
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受认知控制,通常情况下,每个人都在认知系统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述与假设,从而得出定义。
2、欲望、思想与行为:
有人说行为受到思想的驱使,但真正趋势人类行为的是欲望。思想只是基于欲望而产生的推理。例如:张三一直在减肥,在过程中会设置目标与计划、设置进行节食。到底是先由行为还是先有想法?都不是,是追求健康的欲望驱动了行为,思想可能跟行为同时产生,或有先有后。但绝对不是思想驱动行为。
但毫无疑问,思想会让行为更加充满力量,让人的能量利用更加高效。
3、四要素的差异:
认知、欲望、思想、行为,是影响人类活动的四大要素。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偏差,对四个要素的理解就很重要。
(1)认知:指的是世界事物在人的大脑当中的投影。认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深度,另一个是宽度。两个维度发展约充分,则世界的投影就越真实与全面。它就像打印机一样,通过信息的输入,逐步把大脑中的图形打印出来,信息越多就越详细。
(2)欲望: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就是七情六欲,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3)思想:这是一个动词,思想的形成必然要经过思维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这跟欲望有本质的区别。
(4)行为:是实现欲望的手段。
四者的关系:认知会影响人对欲望的控制水平,影响思想活动的开展;欲望支配思想与行为;思想则影响行为;行为是认知、欲望、思想的最终结果。这四要素都是变量,会随着所处的环境、信息的输入而发生变化。
4、期待:
期待指的是希望世界对自我的回应。例如:年轻人期待获得美好的爱情。这种期待是被动性质居多,有可能是单方面的,也有可能是双方面的,但毫无疑问,只有一个要素时,期待是无法实现的。
追求与期待不同,追求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欲望,而期待是一种憧憬与想象 ,大多数情况下,期待带有幻想的性质,容易给人带来错觉。
5、结果:
由于环境、认知、欲望、思想、行为、期待、追求都是变量,那么由这些要素组成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变量,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差异与分歧是必然的。
6、我们如何应对偏差:
人与人之间存在必然的偏差,这没有任何问题,就两棵不同的又不相互打扰的树一样,各自在不同的世界里,岁月静好。我们在世界上行色匆匆,大多数的人都跟我们没有关系,即使差异再大,相互之间也不会有影响,所以存在偏差不是问题的根源。
真正让偏差产生问题的是关系、利益与个人认知。
关系带来的偏差问题:当两人建立关系的时候,认知、欲望、思想、行为、期待、追求这些要素之间的偏差,才有可能给双方带来影响。例如:张三觉得点外卖很不错,不用自己做饭,省事,且色香味俱全。李四觉得外卖不健康,从来不点。两人如果没有关系,那就各按自己模式生活即可,但如果两人组成1个家庭则可能带来问题。
利益影响偏差问题的严重性:这里的利益包括价值(自我评估的价值及他人评估的价值),例如:李四老是觉得张三懒,常常批评张三为了省时间,连最宝贵的健康都不顾。张三觉得点外卖是自己的事情,又没有妨碍到你,你没必要指指点点。
很明显,张三觉得自己的尊严与自由受到了侵犯,从而做出了反抗。个人利益或价值有损越严重,那么问题就越严重。
个人认知带来的偏差:理想主义恐怕是产生偏差的根源,我们生活在一起不完美的世界,现实世界中,完美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人的认知和臆想中,完美是存在的,例如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默契的合作等等。如果我们按照完美的臆想去期待世界,那么偏差给个人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严重影响过的人的生活体验。
因此,放弃完美主义的幻想,可能是应对偏差的重要步骤,也是获取幸福生活的关键。
2024年3月27日23点29分 第四次更新。
分歧是必然存在的,所以关键不在于消灭分歧,而是在于在分歧中共赢。通常情况下,大家都必然会维护自己的诉求,基于人类刻在基因中的天性,即使是圣人,也会偶先为自己考虑。因此,应对的关键是冲突管理。
2024年3月19日00:19:15 更新
2024年03月27日00:42:04第三次更新。
不在于帮理重要还是帮亲重要,而在自己屁股做在哪里,就帮哪。坐正屁股,吃公家饭,帮理不帮亲,私家饭,先帮亲再讲理。
是这个道理,过去的我太过于迂腐,少了些人情世故。
淡定。干嘛要将每件事都搞那么清楚呢。
想不清楚,有时候无法淡定啊~ 往往想清楚了,就淡定了。O(∩_∩)O哈哈~
我最近在炒比特币,每次想要最完美的买入和卖出,我就会亏钱。如果我只取一个不错的买入和卖出时机,我就会获得一个良性的回应。 这个也是一个理论和实际规律背离的情况,就是不存在所谓完美答案,规律是人从事物发展过来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均值,但是实际事物却在规律的发展中上下震荡,反复靠近然后背离,或许在某一刻贴合,又迅速离开。 尤其是人和人交互以后,震荡会加速,因为人和人之间没有真正统一的共识,永远存在偏差,每一次交互都是真共振然后偏离,再共振再偏离。 这样的完美是人类能够完全掌握的嘛,我不能确定,所以完美这个事情很难很难,我至少做不到,也认为人做不到,100分事情能够做到90是优秀,做到每件事100分,应该是神。
这个也是一个理论和实际规律背离的情况,就是不存在所谓完美答案,规律是人从事物发展过来后,总结出来的一个均值,但是实际事物却在规律的发展中上下震荡,反复靠近然后背离,或许在某一刻贴合,又迅速离开。 尤其是人和人交互以后,震荡会加速,因为人和人之间没有真正统一的共识,永远存在偏差,每一次交互都是真共振然后偏离,再共振再偏离。 ——这段话说得很好,厉害,受教了。
确实经常开车到路上就是见到很多只顾方便自己的人
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一样,认知不一样,处世方式也不一样。你认为不合理的时候,可能对方的出发点是在替你考虑,虽然行为上不一定能让你愉快,但是对方的思想上是这样的。所以有时候需要吆喝,需要商量,达到合理的处理方式,而不是对方的行为,刚好能合意!
谢谢你的理智客观分析,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不是达成共识之后才实践,通常是在实践过程中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