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宁·克鲁格效应

有些人,站在巨婴的顶峰,下不来。有些人,绝望之后,起不来。有些人,站在觉悟的门口,进不去。 对付愚昧,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无知的,才能积累有效知识。其实这很矛盾,因为愚昧的人很难察觉自己的无知,反而觉得自己都是对的,缺乏自省,这无形中加强了顽固的坚韧度,难以突破。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 在人力资源领域,马太效应可以怎么用 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优秀的人会越来越优秀,而落后的人,往往越来越落后。 可以用来解释:政策试点,就是利用某一个点的成功,带动整体的成功。 可以用于培训:先把某一项组织能力培养起来,利用能力积累效应,进一步培养组织的其他能力。培养人也是这个道理,先把人某一方面的能力培养起来,信心与方法有了之后,学第二技能就会快很多。

三维归因理论

什么时候用:需要界定问题的时候使用,最常见是人的价值评估、问题评估。 一、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目的在于描述人们是如何解释自身及周围其他人行为产生的原因。 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Heider)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归因理论。以后一些学者如韦纳(Weiner)和凯利(Kelley)等人陆续提出一些新理论。 (一)海德的二维归因理论 海德(Heider)指出人的行为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需要、情绪、兴趣、态度、信念、努力程度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他人的期望、奖励、惩罚、指示、命令、天气的好坏、工作的难易程度等。 例如,当我们观察某一个体的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引起的。内因导致的行为是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内的行为;外因导致的行为则是由

PESTEL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 (1)政治因素(Political):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 (2)经济因素(Economic):是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3)社会因素(Social):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

素质模型/人才画像

严格来说,叫做人才画像更加贴切些。这可能是我们用的频率最高、使用面最广的管理工具了。 传送门:素质模型 - MBA智库百科 (mbalib.com) | 何时使用 当需要对某一类人进行具象化时使用。 这与我们写人物描述作文极其相似:作文大多数都是用行为、事例来凸显人物的性格和特点,素质模型也是如此,以具体行为作为重要参考,以关键事件作为评估依据。 例如:招聘需求、干部胜任力模型、盘点等等。 | 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跟冰山模型联合使用,实际上,冰山模型只是模型之一,冰山之上和之下,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细化,以得出更加精确的素质模型。

平衡计分卡(BSC)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BSC) 传送门:平衡计分卡 - MBA智库百科 (mbalib.com) 四个维度的逻辑关系: 何时使用: 将发展愿景或战略额转化为特定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时,可用此法。 要点: 注意事项: 平衡计分卡其实更加适合高管使用,它作为一个管理理念和方法来用效果最佳,如果仅仅是用于设置KPI,则容易流于形式。因为:

OGSM模型

OGSM(Objectives-Goals-Strategies-Measures)——目标项目化管理 | 国内的解释 O. Objectives 很多人理解为长期目标,例如3-5年的目标。也有人理解为使命。 G. Goals 很多人理解为长期目标分解之后的短期目标。后者是更加具体的目标。 S. Strategies 你打算怎么实现你的策略?思路是什么?关键步骤是什么? M. Measures 很多人理解为指标,也有很多人理解为测量。极有可能是里程碑。 实际使用过程中,你可能会有几个难点:O和G有什么不同?两者是怎么定出来的?S仅仅是一个思路和策略吗?它具体包括什么内容?一个好的策略到底是什么样的?M作为指标或里程碑使用,改如何确立?多细才能称之为M?这个工具上下游的配套是什么? 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真正用好OGSM。 | 关联书籍 01 《平衡计分卡:将战略转化为行动》——David

SMART法则

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ased 国内通用解释: 用途一:用于目标设定 SMART法则是管理工具,在国内大多数人用于目标的描述或者目标设置合理性的评估。例如:在2023年11月31日前,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类产品销售额在去年同期的基础上增长30%,达到10亿美元。 同步考虑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用什么方式去实现。 用途二:用于绩效指标设置 用途三:用于提问 类似绩效考核指标,指的是:提问越具体,得到的答案也就越具体。 其他用途及注意事项: SMART法则本质上是如何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的一种思维方式。原则上,凡是跟目标/指标设定、分析、梳理、思考有关的,都可以使用。 国内多数人把它用作是评估目标设置是否合理的标准,有点本末倒置。 SMART溯源 SMART来源国外,最先由谁提出?有些人说的是德鲁克,有些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