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轮扁斫轮

轮扁斫轮是庄子写的一个故事,核心的意思是: 1、经验的传递具有失真性,可能有所缺失,也可能是无法言尽。 2、最有价值的技巧,有时候无法通过言传身教来传递,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感悟。 读书能帮助人成长,但尽信书不如无书,特别是古代的书,那时候传递信息的方式有限,文字是最优的方式,但终究没法像当今的视频这样具体,能把整个过程呈现。所以说,实景视频的传递有一定的优越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自己的理解,属于自己的道,因为每个人的出身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在读同一个内容时,感受都不同,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存在这么多的差异,也需要相互之间的深入交流。交流有时候不是补全,而是借鉴,并帮助自己感悟。 读书是一种另类的交流,因为对方没法给你回应,你的感悟大多数来自自己的理解,而自己的理解有着天然的局限性,所以读书,大多数情况下,读的是自己。所有传递到自己大脑的信息,都经过了自己大脑的处理,

HR读书四部曲之一:HR应该怎么读书

「HR读书四部曲」 前言 关于HR的书,汗牛充栋,良莠不齐。很多人问:能推荐一些HR看的书吗?我觉得,在读书之前,可能要先解决怎么读书的问题。所以,这篇文章的关键内容不是推荐书籍,而是尝试说清楚看书的逻辑。 一 HR领域的读书逻辑:自上而下 (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人力资源管理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我十分好奇的,只是没有时间去仔细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己有限的认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属于管理学的分支之一。——注意,这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读人力资源管理的书,还需要阅读经营与管理的书。否则无法连接更高维的认知,无法理解高层的业务需求,也无法提供价值。 (二)人力资源管理关注的是什么?效率与利润。 无论是最初的泰勒,还是近现代的尤里奇,都希望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动作,推动企业获取利润,发挥应有的价值。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一开始就打上了很强的经济烙印,一旦人力资源工作无法有助于公司的效益产生,就

HR读书四部曲之二:HR怎么读书最高效

「HR读书四部曲」 前言 成年人是功利的,没有获益的事情,大多数人是不会用心去做的。只有极少数的利他主义者,才会顺从自己的良心或信仰,无偿付出。学习也是如此,如果读书没有明显的收益,你绝对不会翻开书。 给自己一个读书的理由 读书的理由有很多,大致如下:1、你遇到了问题,需要补充额外的知识,帮助自己解决;2、读书有助于你改善某一方面的短板,补全自己,让自己成长;3、读闲书来让自己获取愉悦的心情。4、你需要去考试。5、你希望输出一些东西。 但很多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并不知道从哪本书上找答案。 建立自己的书库 上一段落说到,很多人在工作中其实遇到很多困惑的,知识不知道从哪本书找到答案。这需要我们建立起自己的书单体系:1、在网上快速搜索,或请教前辈,快速建立起你所在工作领域的知识框架;2、复用以上方法,找到该领域最牛的几个专家;3、把这些专家的作品罗列出来,从而形成基本书库;4、在基本书库基础上,在

HR读书四部曲之三:HR怎么选书

「HR读书四部曲」 有些人会问类似问题:1、我想提高招聘能力应该看什么书?2、我从事培训岗位的,应该看什么书?3、最近我在设计绩效考核项目,请问该看什么书?4、…… 这些问题可能没有统一答案,就拿招聘能力提升这事来说:1、如果你对招聘流程不熟悉,刚上手的水平,就可以去看工具书;2、如果你觉得怎么评价一个人很难,就可以去看测评的书;3、如果你觉得面试官不配合,谈薪很难,那可以去看看影响力、博弈共赢的书;4、如果招过来的人留不住,那就可以看人才管理、核心人才保留的书等; 所以,需求点不同看的书也不同。 一 选作者 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耳熟能详的行业作者,从闻名于世的作品开始阅读,效率更高。以下一些人物供参考。 1、公司战略:迈克尔·波特、杰斯珀·昆德2、管理学:彼得·德鲁克、亨利·法约尔、泰勒3、人力资源战略:罗伯特·D.卡普兰4、人力资源体系:戴维·尤里奇5、组织发展:——组织-整体:

HR读书四部曲之四:读书笔记模板

「HR读书四部曲」 网上有很多读书笔记模板,发现没有特别适合自己的,就自己写了一个。 读书笔记格式 Part1:本书思维导图大纲 Part2:本书关键知识点(他人) Part3:个人读书笔记 Part4:书籍评价

《思考的框架》:沙恩·帕里什

这是一本说明思考模型的书,模型并非作者原创,但讲得很清楚,作为工具书来看很不错。 沙恩·帕里什,博客地址:https://fs.blog/,宗旨是:Master the best of what other people have already figured out. 近期访问国外网站较多,觉得国外网站质量普遍高于国内,我们现阶段更像互联网野蛮生长后的空白期,网络普及速度快,但内容质量普遍低。 本书目录:

《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新主张》

见鬼,这本书把戴维·尤里奇翻译成戴夫·乌尔里克,要不是看英文名,差点认不出来。还在想,什么时候出了个戴夫·乌尔里克一号这么厉害的人物? 今晚看到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扮演这些角色的时候,人力资源管理更多地聚焦于结果而非活动。 戴维·尤里奇 这句话很普通,像假大空套话,但跟我现在思考的问题结合时,犹如一道闪电,直接劈进我灌满水的脑子里。 我现在思考的问题:六大模块和三支柱有什么区别? 六大模块按职能分工,大多数情况下得到的是各个职能模块的结果,但1+1+1+1+1+1+1=6吗?答案明显不是。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中举了个例子,很形象说明了这个问题: 当组织中的人们只关注自己的职位时,他们就对所有职位之间因相互关联而产生的结果缺乏责任感。 这就变得很好理解:想要一个更好的结果,就必须系统思考、相互协同,最优化配置和利用资源。 六大模块有一个

书单:学习型组织

进化型组织特征之一就是强大的学习能力、学习机制、学习文化;创新必然是建立在不断学习之上,如果一个企业丧失了学习的热情,那么必然走的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