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轨迹
- 组织发展
- 2023-07-26
- 1197热度
- 0评论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关注生产到关注组织中的人,是管理认识上的一次质变。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标志着管理从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对“纪律”的强调发展到对“行为”的研究;从“监督”式管理发展到“激励”式管理;从“专权制”发展到“参与制”。
一、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是20世纪初期产生于美国的第一批管理理论。它着重关注个体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泰勒(Taylor)、吉尔布雷斯(Gilbreth)夫妇、甘特(Gantt)等。
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领军人物。
二、古典组织理论
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种管理理论,这就是以韦伯(Weber)、法约尔(Fayol)、厄威克(Urwick)为代表的组织管理理论,又称古典组织理论。如果说科学管理研究的是如何提高个体生产效率,古典组织理论则关注如何将大量员工和管理者组成最有效的整体结构。
韦伯是三人之中最著名的学者。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三、行为科学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和古典组织理论关注理性、效率和标准化,但忽视了个人和群体在组织中的角色。20世纪20—30年代,管理者对工作场所及个体行为的观点开始发生转变,一系列重要研究的出现最终催生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学科。
(一)霍桑实验
注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意味着,管理开始真正的关注个体激励。
梅奥总结了霍桑实验的结果,写成《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书中阐述了全新的人际关系学说,对严格效率导向的科学管理理论与古典组织理论提出了质疑。以此为起点,学者开展了员工工作满意、员工激励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
(二)人际关系运动
人际关系运动(human relations movement)是霍桑试验的结果,它强调员工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工作场所的社会环境,激励更多地来自于社会需要而非经济需要,满意的员工工作更努力。
麦格雷戈(McGregor)在他的经典著作《管理的人性方面》中,提出管理者看待员工人性的两种观点,分别用X理论和Y理论表示。
此外,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等都对早期组织行为学,尤其对个体和群体层面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开放系统理论
这一领域代表性的学者有卡茨(Katz)、卡恩(Kahn)、艾莫瑞(Emery)等。下图描述了开放系统理论的基本模型。
五、新趋势:积极组织行为学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消极模式,偏重对人类意识与行为的病理研究。近年来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则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品质、美德等积极方面,其研究对象则面向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代表人物:塞利格曼(Seligman)和克森特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
特别说明:此部分内容摘自王忠主编的《组织行为学》,但我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似的。